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音
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政治家,在政治上以明智稳重、善于用人著称。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,在文化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。他曾经写下了一篇名为《劝学》的文章,这篇文章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,是一篇经典的教育文献。
以下是孙权《劝学》的原文及翻译注音:
原文:
吾观夫学之难,非独习之难也,犹自为知者难之。夫不学,则不知,不知则不行,不行则有殆于颠沛之间矣。学也者,固非有一日之功,非有一君之期者也。凡事莫不以终始为贵,而泰山之颠,始为土石,而金玉之域,方为涧河。吾故自期,必以坚忍为志,以多读为业,每有片时,则俾手不释卷,口不辍言,虽千万人亦毋能相及。吾时与子言论之,利喙藏珠,拨烦扬清,所以进思明志,去繁就简也。
翻译注音:
我认为学习的难度,不仅仅在于习得的难度,更在于自我认识的难度。如果不学习,就不会有知识;没有知识,就无法实践;没有实践,就会在人生的颠沛中遭受危险。学习是一项长期而且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业,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,更不是一个君主的任期内就能完成的。在任何事情上,坚持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,就像泰山山巅最初只是一堆土和石头,而黄金玉石的矿区最初也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。所以我自己立下志向,以坚韧不拔为目标,以多读书为业,每当有空暇时间,就不放下书本,不停口说,即使有千万人也难以与我相比。我时常与你谈论,从谈话中获得珍贵的智慧,减轻烦恼,提高清晰度,以便达到理性思考和简化问题的目的。